大法官论坛

  • 新形势下的人民法院群众工作

    公丕祥;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2011年11期 No.308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的人民法院群众工作

    公丕祥;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2011年11期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阅读次数:0 ]

特别策划:票据法修改相关问题探讨

  • 票据法修改若干问题探析

    张雪楳;

    我国1995年出台的《票据法》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成熟的制度纳入其中,在立法伊始,为规范票据行为、保护票据权利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经过10余年来的票据实践和司法实践的双重沉淀和积累,虽经2004年修改,但因改动不大,其滞后性和不适应性仍逐渐显现,《票据法》的修改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期特别策划邀请我国票据法领域的专家撰文对此进行专门探析,希望由此使读者对相关问题有所了解。

    2011年11期 No.308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阅读次数:0 ]
  • 票据法修改若干问题探析

    张雪楳;

    我国1995年出台的《票据法》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成熟的制度纳入其中,在立法伊始,为规范票据行为、保护票据权利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经过10余年来的票据实践和司法实践的双重沉淀和积累,虽经2004年修改,但因改动不大,其滞后性和不适应性仍逐渐显现,《票据法》的修改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期特别策划邀请我国票据法领域的专家撰文对此进行专门探析,希望由此使读者对相关问题有所了解。

    2011年11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阅读次数:0 ]
  • 《票据法》本名签名规定质疑 《票据法》第7条修改之我见

    赵新华;

    <正>票据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其成立须具备法律规定的要件。一般认为,票据行为的成立,至少应具备3个形式要件,即票据记载、票据签章、票据交付,〔1〕而票据签章则"为各种票据行为之共同方式,且属绝对不可欠缺"之形式要

    2011年11期 No.308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阅读次数:0 ]
  • 《票据法》本名签名规定质疑 《票据法》第7条修改之我见

    赵新华;

    <正>票据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其成立须具备法律规定的要件。一般认为,票据行为的成立,至少应具备3个形式要件,即票据记载、票据签章、票据交付,〔1〕而票据签章则"为各种票据行为之共同方式,且属绝对不可欠缺"之形式要

    2011年11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阅读次数:0 ]
  • 我国票据丧失补救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兼谈我国《票据法》第15条第3款的修改

    李伟群;

    <正>一、前言票据是一种有价证券。票据权利根据记载于票据上的实质内容所定,因此票据权利行使与票据的持有具有天然的、无可分割的关系。然而,一旦持票人丧失票据而成为失票人,那么,就失票人而言,虽说他依然是该票据的真实权利人,却会跌入一个进退两难的窘迫境地。因为

    2011年11期 No.308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阅读次数:0 ]
  • 我国票据丧失补救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兼谈我国《票据法》第15条第3款的修改

    李伟群;

    <正>一、前言票据是一种有价证券。票据权利根据记载于票据上的实质内容所定,因此票据权利行使与票据的持有具有天然的、无可分割的关系。然而,一旦持票人丧失票据而成为失票人,那么,就失票人而言,虽说他依然是该票据的真实权利人,却会跌入一个进退两难的窘迫境地。因为

    2011年11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阅读次数:0 ]

法学论坛

司法技能

  • 社会学解释方法在案件裁判中的运用

    袁春湘;

    <正>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人民法院的审判理念,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法律实施的理想境界。长期以来,人民法院把两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作为审判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这对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妥善处理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2011年11期 No.308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阅读次数:0 ]
  • 社会学解释方法在案件裁判中的运用

    袁春湘;

    <正>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人民法院的审判理念,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法律实施的理想境界。长期以来,人民法院把两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作为审判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这对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妥善处理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2011年11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阅读次数:0 ]
  • 自由裁量之“道” 从影响法官心路历程的节点展开

    左楠;

    <正>当前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通常定义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根据立法时客观情况的复杂性以及难以全部预见的实际,而授予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一定幅度内,或者依据客观事物的具体情况酌情进行的法律适用、事实认定和案件裁量的一种权力。由此看出,一方面,法官在审判上对具体的案件情形依法享有特殊的认定权。另一

    2011年11期 No.308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阅读次数:0 ]
  • 自由裁量之“道” 从影响法官心路历程的节点展开

    左楠;

    <正>当前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通常定义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根据立法时客观情况的复杂性以及难以全部预见的实际,而授予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一定幅度内,或者依据客观事物的具体情况酌情进行的法律适用、事实认定和案件裁量的一种权力。由此看出,一方面,法官在审判上对具体的案件情形依法享有特殊的认定权。另一

    2011年11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阅读次数:0 ]

法官说法

问题探讨

  • 寻求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合理期待目的之间的平衡 对保险法中不利解释原则的探讨

    董桂文;王晓琼;

    <正>一、不利解释原则的内涵及在保险法中的适用不利解释原则,又称为疑义利益解释原则,是一条古老的合同解释原则,起源于拉丁法谚Ambigua responsio contra proferentem est accipienda,意思是对于一项含糊不清的回答,应朝着不

    2011年11期 No.308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阅读次数:0 ]
  • 寻求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合理期待目的之间的平衡 对保险法中不利解释原则的探讨

    董桂文;王晓琼;

    <正>一、不利解释原则的内涵及在保险法中的适用不利解释原则,又称为疑义利益解释原则,是一条古老的合同解释原则,起源于拉丁法谚Ambigua responsio contra proferentem est accipienda,意思是对于一项含糊不清的回答,应朝着不

    2011年11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阅读次数:0 ]
  • 浅析网络服务商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责任 兼议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三)第15条

    杨志军;

    <正>2011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第15条规定,"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而为其提供生产、制造侵权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机械设备、标签标识、生产技术、配方等帮

    2011年11期 No.308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阅读次数:0 ]
  • 浅析网络服务商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责任 兼议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三)第15条

    杨志军;

    <正>2011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第15条规定,"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而为其提供生产、制造侵权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机械设备、标签标识、生产技术、配方等帮

    2011年11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阅读次数:0 ]
  • 析我国消费者协会调解机制及其完善

    米新丽;王旋;

    <正>每个社会成员都会为生活需要而购买生活资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对生活资料的获取,越来越依赖于规模不断扩大的市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也日益提高,于是关于消费的纠纷也相应增多。

    2011年11期 No.308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阅读次数:0 ]
  • 析我国消费者协会调解机制及其完善

    米新丽;王旋;

    <正>每个社会成员都会为生活需要而购买生活资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对生活资料的获取,越来越依赖于规模不断扩大的市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也日益提高,于是关于消费的纠纷也相应增多。

    2011年11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阅读次数:0 ]
  • 诉讼调解之适用理性

    舒瑶芝;

    <正>在我国司法ADR的构成中,由于审前调解机制尚未得到有效构建,诉讼调解主要是指"诉中调解",即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由审判人员主持的调解。在"调解优先"的司法政策指引下,调解成为诉讼的主要结案方式,与此同时,这一司法政策的正当性在法理层面引起争议。

    2011年11期 No.308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阅读次数:0 ]
  • 诉讼调解之适用理性

    舒瑶芝;

    <正>在我国司法ADR的构成中,由于审前调解机制尚未得到有效构建,诉讼调解主要是指"诉中调解",即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由审判人员主持的调解。在"调解优先"的司法政策指引下,调解成为诉讼的主要结案方式,与此同时,这一司法政策的正当性在法理层面引起争议。

    2011年1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阅读次数:0 ]
  • 论海洋环境资源整体观的树立与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张可心;

    <正>上世纪中后叶,人类遭受了自然环境的一连串打击和报复;痛定思痛,人类开始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领悟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开始走进倡导环境保护的新纪元。21世纪是环境文明时代,同时也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时代,各国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强调海

    2011年11期 No.308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阅读次数:0 ]
  • 论海洋环境资源整体观的树立与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张可心;

    <正>上世纪中后叶,人类遭受了自然环境的一连串打击和报复;痛定思痛,人类开始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领悟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开始走进倡导环境保护的新纪元。21世纪是环境文明时代,同时也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时代,各国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强调海

    2011年11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阅读次数:0 ]
  • 时事新闻著作权的保护及完善

    郑丽艳;程艳;

    <正>按照《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的解释,所谓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依《著作权法》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需要注意的是,新闻照片和其他有创作性独特编写的文字消息不属此列,应受《著作权法》的保

    2011年11期 No.308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阅读次数:0 ]
  • 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过滤判定

    罗胜华;

    <正>就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而言,目前在审判实务中一般将其依照案件审理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权责归属的初步审查;第二阶段——侵权与否的过滤判定;第三阶段——侵权责任的

    2011年11期 No.308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阅读次数:0 ]
  • 时事新闻著作权的保护及完善

    郑丽艳;程艳;

    <正>按照《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的解释,所谓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依《著作权法》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需要注意的是,新闻照片和其他有创作性独特编写的文字消息不属此列,应受《著作权法》的保

    2011年11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阅读次数:0 ]
  • 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过滤判定

    罗胜华;

    <正>就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而言,目前在审判实务中一般将其依照案件审理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权责归属的初步审查;第二阶段——侵权与否的过滤判定;第三阶段——侵权责任的

    2011年11期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阅读次数:0 ]

司法调研

案例分析